方创琳


   

个人简况

  男,甘肃庆阳人。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06月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0年至今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主任。201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兼任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会员,RSA China Division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及城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兼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战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才强校计划工程特聘首都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新疆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专家小组成员,国务院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专家小组成员,国家城市国策委员会城市群与城市发展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规划专家,国家住建部村镇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空间布局规划专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聘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准则》与《新城市议程》咨询评估专家,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区规划首席专家,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管理委员会首席专家,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评审专家,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报告首席专家,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首批专家、《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常务副主编,《中国城市地理丛书》副主编、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聘专家,北京市、南京市、郑州市、重庆市、保定市等数个城市专家顾问。 

研究领域和方向 

  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程度、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以及不同类型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集聚区规划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成就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环保部“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重大项目、欧盟区域政策项目、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国家开发银行培训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环保局“八五”科研项目、林业部“七五”科研项目以及北京、天津、深圳、南京、厦门、郑州、武汉、合肥、杭州等地方政府委托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区域规划项目约100余项。 

  先后主编出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等学术著作20部,副主编7部,先后在Urban Studi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Applied Energy》、《Ecological Indicators》、《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Cites》、《Ecological Economics》、《Renr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50种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约330篇,其中SCI/SSCI论文40篇,EI论文20篇,先后主持开发完成中国城市群、城市化与城镇产业发展布局决策支持系统等计算机软件20项,均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公开的发明专利9项。

主持完成的代表性城市规划成果 

  1、中国和朝鲜政府联合委托项目, 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区总体规划, 2011-2012 

  2、中国和朝鲜政府联合委托项目, 中朝罗先经济贸易区核心区详细规划, 2011-2012 

  3、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 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 2011-2012 

  4、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 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 2007-2008 

  5、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 日韩港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7-2008 

  6、国家环保部“十二五”规划招标项目,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2010-2011 

  7、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中标项目,中国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重点与模式研究,2004-2005 

  8、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项目,城市群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2012-2013 

  9、中国科学院委托项目, 中国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思路与建议研究报告, 2010-2010 

  10、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与经济日报社联合项目, 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报告, 2011 

  11、中国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联合项目, 中国低碳城市综合评估报告, 2011 

  12、焦作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委托项目, 河南省焦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2005-2008 

  13、咸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委托项目, 湖北省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2005-2006 

  14、湖北省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2005-2006 

  15、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重大项目, 北部湾开发合作与广西发展规划, 2006-2007 

  16、深圳市龙岗大工业区管委会委托项目, 深圳硅峰生态软件园详细规划, 2001-2002 

  17、南京市政府合作项目, 南京城市发展定位与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2008 

  18、合肥市城市规划局招标项目,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012-2012 

  19、杭州市规划局委托项目, 杭州市临平副城与良渚组团发展战略规划, 2012-2013 

  20、郑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郑州市建设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2008-2009 

  21、北京市西城区功能街区管委会招标项目, 北京市西城区阜景文化街发展规划, 2008-2009 

  22、天津团泊新城开发管理委员会招标项目, 天津团泊新城生态新区概念规划, 2007-2008 

  23、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国际招标项目,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2006-2007 

  24、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政府招标项目, 江苏省东海硅产业发展规划, 2007 

  25、山东省菏泽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市域总体规划, 2004-2005 

  26、山东省禹城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禹城市鳌龙水岛国际生态示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2-2012 

  27、焦作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焦作市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 2006-2007 

  28、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2005-2006 

  29、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政府项目, 江苏省滨海港区域总体规划, 2006-2007 

  30、江苏省滨海港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江苏省滨海港城总体规划, 2010-2011 

  31、焦作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委托项目, 河南省焦作市市域总体规划, 2003-2004 

  32、河南省清丰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河南省清丰县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2009-2010 

  33、河南省清丰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河南省清丰县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2010 

  34、湖南省古丈县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湖南省古丈猛洞河生态经济开发区详细规划, 2002-2003 

  35、东营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委托项目, 东营港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2003 

  36、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新疆克拉玛依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2010-2011 

  37、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 新余市建设国家综合新能源基地战略规划, 2010-2011 

  38、厦门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厦门市东部片区发展规划,2003-2004 

  39、广东河源市政府委托项目,广东河源市高埔岗温泉度假区详细规划,2001-2002 

  40、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委托项目,长白山二道白河生态旅游城总体规划,2002-2003 

  41、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委托项目,中国绿色生态旅游文化博览圆总体规划,2002-2003 

  42、大庆市城乡规划局项目,大庆市村镇体系规划,2013-2014 

  43、杭州市民政局委托项目,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规划,2014-2014. 

获奖情况 

  先后获国际地理联合会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地理科技奖、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中国城乡发展进步奖、中国科学院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国科学院朱利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环保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多项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 

代表性学术论著 

  1、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等著,《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 

  2、方创琳等著,《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 

  3、方创琳,刘毅,林跃然等著,《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3 

  4、方创琳、宋吉涛、蔺雪芹等著,《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 

  5、方创琳、毛其智主编,《中国城市群选择与培育的新探索》,科学出版社,2015 

  6、方创琳、张小雷、史育龙等著,《中国城市产业布局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科学出版社,2011 

  7、方创琳等著,《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8、方创琳等著,《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能源保障与风电产业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9、方创琳,鲍超等著,《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出版社,2008 

  10、方创琳、王振波、马海涛等著,《中国新能源之都》,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1、方创琳、崔军等著,《中国图们江区域城市国际经济合作开发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12、方创琳、刘宝萍等著。《东海城镇硅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3、方创琳等著,《深圳硅峰生态软件园规划设计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方创琳等,《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论》,商务印书馆,2007 

  15、方创琳著,《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16、方创琳著,《区域发展规划论》,科学出版社,2000 

  17FANG Chuanglinguan xiliang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Urban studisSSCI),201350132766-2790 

  18C.L.Fang,Y. Xi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Water-constrained Western China:A Case Study along the Mid-Section of Silk Road – He-Xi Corridor,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SCI, 201074140-148  

  19Chuanglin Fang, Zhenbo WangQuantitative Diagnose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 of the Rationality of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sSustainability(SCI)201573859-3884 

  20Fang ChuanglinWang Jing.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coercing effect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2013, 23(2): 1-16.  

  21FANG Chuanglin, MA Haitao, Wang Zhenbo, LI Guangdo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cities in Chin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future configuratio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CI). 2014, 24(6): 1095-1114. 

  22Fang Chuang-lin Bao Chao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to water resources constraint force on socio-economic system in rapid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Hexi Corridor NW Chin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SCI),2007211613-1633 

  23Fang Chuang-lin Xie Yichun Planning and designing hi-tech parks: Chinese practices in the reform er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SSCI), 200835100-112 

  24FANG ChuangLinLIU Xiaoli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carrying degree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clusters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201020(3)123–129 

  25FANG ChuangLinLIU Xiaoli, Analysis on dynamic differences and imbalances of regional urbanization level in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CI, 2009,19:643-656 

  26FANG Chuang-Lin, LIN Xue-qin, The Analysis 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and the Eco-environmental Guarant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SCI, 2009,19:95-106 

  27FANG Chuanglin, SONG JitaoSONG DunjiangStability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Central Place Theor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200717(3)193–202 

  28FANG Chuanglin, WU Fenglin, LI MaoxunThe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s Spatial Allocation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2011.213):539-548SCI 

  29WANG Deli, FANG Chuanglin(通讯作者),GAO Boyang Measurement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121(6)695-707SCI 

  30Yichun Xie, Chuanglin FANG, George C.S. Lin, Hongmian Gong  and Biao QiaoTempo-Spatial Patterns of Land Use Chang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Globalizing China: A Study of BeijingSensorsSCI)。2007, 72881-2907 

  31Wang SJ, Fang CL(通讯), Guan XL, et al. Urbaniz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in China: 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China’s province. Applied Energy (SCI), 2014, 136: 738–749. 

  32Wang SJ, Fang CL(通讯), Wang Y, et al. Quant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intensity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using a panel data a nalysis. Ecological Indicators (SCI), 2014, 49: 121-131. 

  33Xie YichunFang Chuanglin(通讯作者), Robert Ward and Biao Qiao The urban system in West China: A case study along the mid-section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 He-Xi Corridor Cities.SSCI), 2007241),60-73 

  34、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地理学报,2014,69(8):1130-1144 

  35、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地理学报,2014,69(8):1130-1144 

  36、方创琳,毛其智,倪鹏飞,中国城市群科学选择与分级发展的争鸣及探索,地理学报,2015,70(4):890-899 

  37、方创琳, 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地理学报, 2011, 66 8 1011-1022,  

  38、方创琳, 祁巍锋,宋吉涛。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空间分异分析。地理学报,2008,63 (10):1011-1021 

  39、方创琳,刘海燕。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及调控路径。地理学报。2007,62 (8):849-860  

  40、方创琳,宋吉涛,张蔷,李铭,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 2005605):827-840 

  41、方创琳, 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31-1946  

  42、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与新趋向, 地理科学, 2011, 31, 9, 1025-1035  

  43、方创琳,乔标,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阈值研究 ,生态学报, 2005259):2413-2422 

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城市地理专业   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 

联系方式010-64889301  Email:fangcl@igsnrr.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