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名称: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实验室主任:刘彦随

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大道

实验室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历经50年数次易名的发展沿革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实验室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为特色,以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模式-模拟为主线,重点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人地系统耦合机制和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多尺度、多类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因和地域特征,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和模拟平台系统,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诊断、过程预测预警和情景模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截至2018年底,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75人,其中研究员 23人、副研究员40人、助理研究员 12人。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流动人员205人,其中聘用外籍员工1名及海外客座教授10名,项目聘用人员4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5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大道院士;实验室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副主任:方创琳研究员、陈明星研究员、王姣娥研究员、席建超研究员。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李玉恒副研究员。 

 

 建设目标

     坚持“面向需求、交叉研究、开放协作、服务决策”的建设理念,突出“三面向”“三建成”:一是面向学科交叉,把实验室建成系统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与机制、揭示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引领区域可持续性理论与方法创新的综合研究中心;二是面向决策管理,把实验室建成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路径、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技术与政策、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优选方案与未来情景的决策支持平台; 三是面向社会公众,把实验室建成探知地理国情、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思想,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国策的科学普及基地。

 

研究方向 

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基础,以区域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为对象,深入开展人文与自然、技术综合集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和人地系统耦合机制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围绕地域差异性及区域发展分异规律,开展可持续发展地域类型及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重点解析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背景、主导关系与成长路径。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技术与决策支持。围绕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数据采集与应用管理系统,研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诊断、发展过程预测预警、发展情景模拟技术,建成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平台。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围绕地域差异性及区域发展分异规律,开展可持续发展地域类型和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重点解析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背景、主导关系与成长路径。过去5年,以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合理布局、城乡发展一体化与乡村振兴、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生态旅游与社会文化等为主题,揭示不同类型区域非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成因,评判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瓶颈与发展潜力,梳理提炼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与模式,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机理及其优化决策途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科技支撑。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技术与决策支持。围绕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数据采集与应用管理系统,研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诊断、发展过程预测预警、发展情景模拟技术,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平台。过去5年,通过整合已有数据库和重建专题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建成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数据库、重点城市群地区经济社会数据库、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评估数据库;结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与情景数学模型,系统开展了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成效、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等重点领域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 

 

项目与成果 

2009年-2018年,实验室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课题1109项,合同总经费11亿元;出版学术专著168本;发表学术论文2592篇, 其中SCI/SSCI论文621篇,Nature,Science,PNAS论文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1件,国际奖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项,各类人才奖励7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