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全球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临沧举行

  2020年11月16-18日,“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全球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云南临沧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和国际组织的代表现场或通过视频形式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在“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指导下,由临沧市人民政府、中科院昆明分院、西南大学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长、ANSO联盟主席白春礼致贺信

  中国科学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白春礼对“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表示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科学、政府和扶贫机构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能够聚焦“一带一路”区域减贫与发展的共性挑战和重大需求,充分依靠扶贫科技创新和经验交流,促进区域减贫、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成为推进中国与各国间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共享,探索各国科技支撑精准扶贫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科技平台,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力量。

  云南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国务院扶贫办督查专员海波、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分别致辞。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王予波致辞

  王予波受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阮成发的委托,向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云南脱贫攻坚是中国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11月14日,镇雄等9个县市脱贫摘帽,自此云南全省88个贫困县、8502个贫困村、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6万人全部如期实现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呈现历史性跨越,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已实现整族脱贫,各族群众衷心唱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国务院扶贫办督查专员海波致辞

  海波代表国务院扶贫办,向“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的成立暨“全球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在联盟多方紧密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在联盟主席刘彦随先生的带领下,联盟将为我国学习借鉴国际减贫理念,推动国内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并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减贫交流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反贫困事业发展,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浩东致辞

  “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杨浩东在致辞中首先用“五个一”向与会者推介临沧:一条大江蜿蜒而过;一片沃土神奇美丽丰富;一棵茶树历经千年;一首民歌传唱四方;一条铁路承载梦想。他说,2016年以来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临沧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临沧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的州(市)之一。通过大干脱贫攻坚,临沧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干部作风发生了大转变”、“干部队伍能力大提升”。他表示,临沧将秉承“一带一路”精神,把对缅开放、通往印度洋主要经济贸易通道打通,坚定不移推动对缅开放“五通”,为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共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主任莎米卡.希里曼娜女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执行主任罗曼.穆伦兹先生、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迈克尔.梅多斯先生也通过视频形式致辞和祝愿。

   

  海波、王予波、杨浩东、刘彦随上台共同启动揭幕

  会上,曹京华宣读“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成立。王予波、海波、杨浩东、刘彦随共同揭牌。 

  “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授牌

  会议还对“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秘书处(云南临沧)、“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可持续创新示范基地(云南临沧)、"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中国—南亚及东南亚跨境减贫与发展示范基地(云南普洱)、中国—中亚及西亚减贫与发展联盟基地(宁夏盐池县)授牌,张之政等接牌。

  微信图片_20201117155541.jpg

  

APRD主席刘彦随介绍联盟情况

  刘彦随对联盟发起的主要背景、联盟构成及已有基础、工作思路与预期成果作了介绍。

  参加大会的嘉宾们围绕“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联盟成立背景、组织机构与人员分工、联盟宗旨与工作计划、“一带一路”地区典型国家减贫报告、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减贫路径与典型模式调研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和展望。

  据悉,“一带一路”减贫与发展联盟经“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批准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联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波兰科学院农村与农业发展研究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匈牙利科学院太空与地球科学研究所等“一带一路”地区14家科研机构与政府组织共同发起成立。联盟旨在开展“一带一路”地区减贫与发展的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研发,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模式共享,开展科技扶贫交流与培训,探索建设“中国-南亚东南亚”跨境减贫与发展示范区、“中国-中亚西亚”国家减贫与发展联盟基地,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