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2021年青年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20221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院重点实验室”)2021年青年学术交流会在地理资源所成功召开。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陆大道院士,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副主任方创琳研究员、王姣娥研究员、陈明星研究员,以及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参与学术交流汇报的40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现场参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院重点实验室其他师生200余人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系统在线参会。

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彦随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他首先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院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才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指出实验室举办青年学术论坛旨在传承院重点实验室关怀青年科研人才成长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年学者凝练专业目标与方向、加强广泛交流与合作,营造青年科研人才刻苦钻研、积极有为的良好科研环境。鼓励青年学者重视全面发展,努力强化六个“一”:聚焦一门专业、弄懂一套理论、掌握一项技术、扎根一个区域、参建一支团队、形成一大特色,努力为促进地理学科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做出贡献。

陆大道院士、刘彦随研究员、方创琳研究员、王姣娥研究员、陈明星研究员担任点评专家,王姣娥研究员、陈明星研究员先后主持了院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汇报交流环节。院重点实验室五个研究室的15位青年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汇报。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室副研究员周侃、李佳洺、黄洁分别报告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空间治理研究”、“企业集聚、产业区位与区域均衡”、“大数据支撑下的出行群体模式与城市发展研究”,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副研究员孙思奥、戚伟、范育鹏分别报告了“中国城市居民的水资源短缺感知及影响因素”、“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空间变动格局及影响因素”、“基于城市新陈代谢视角的城市系统运行协同效应研究”,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室副研究员曹智、刘正佳、杨园园分别报告了“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发展”、“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中国城乡转型与融合发展研究”,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室副研究员虞虎、朱鹤、王甫园分别报告了“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其应用”、“全球旅游网络集群的测度方法与时空演化特征”、“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利用格局演变机理:城市政治生态学视角”,区域可持续发展模拟室副研究员宋涛、韩梦瑶、陈伟分别报告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地缘政治与边境地区发展研究”、“‘双碳’目标对中国高耗能产业链的冲击及转型风险防范、“如何从流和网络视角考察经济地理空间演化过程与机制”。每阶段汇报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了详细点评和讨论交流。

陆大道院士充分肯定了各位青年学者过去几年在科研成果产出、项目承担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强调年轻人应充分发挥人文和经济地理学的特点,坚持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并重,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刘彦随研究员强调青年学者是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开展地理学研究应注重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注重专业领域融合与学科交叉综合探究,注重人地系统科学研究与前沿探索,注重强化团队协作和发扬科研攻坚精神。方创琳研究员指出院重点实验室应在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强化大团队、大项目合作,科研骨干研究员应充分发挥培育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柱作用,继续深化区域模拟方向。王姣娥研究员强调了大数据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青年科研人才应积极拓展和深化传统人文地理学学科领域与竞争领域,培育新兴学科及前沿方向。陈明星研究员勉励青年科研人才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作用。

刘彦随主任做了会议总结。他强调院重点实验室要积极营造凝练科学目标、致力学科创新的科研氛围,青年科研人才应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基础研究和理论方法突破。研究员团队应继续发挥科学研究“领头雁”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加速培养更多优秀科研人才,切实提升院重点实验室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有效推进学科理论与新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