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 |
课题名称 |
类型 |
开题年度 |
结题年度 |
经费(万元) |
孙威 |
协同发展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影响机制与区域效应 |
面上基金 |
2019 |
2022 |
58.0 |
杨宇 |
世界能源权益网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权力重构 |
面上基金 |
2019 |
2022 |
57.5 |
王开泳 |
行政区划调整的区域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9 |
2022 |
58.0 |
张文忠 |
全球宜居城市发展特征及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9 |
2022 |
58.0 |
高晓路 |
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利用的地理制约和服务组织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9 |
2022 |
58.0 |
康蕾 |
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9 |
2021 |
26.4 |
朱鹤 |
旧城更新背景下休闲商业区的多维空间演化特征与机制 |
青年基金 |
2019 |
2021 |
26.4 |
刘海猛 |
中国快速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9 |
2021 |
26.5 |
王永生 |
毛乌素沙地退化土地整治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9 |
2021 |
26.5 |
曹智 |
退耕还林以来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格局与模式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9 |
2021 |
22.6 |
陈明星 |
新型城镇化 |
优青 |
2019 |
2021 |
130.0 |
宋周莺 |
“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演化对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格局的影响机理及其优化路径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2 |
58.0 |
周扬 |
乡村地域贫困类型及其分异机制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2 |
60.0 |
龙花楼 |
我国农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
重点基金 |
2018 |
2022 |
316.0 |
王姣娥 |
交通地理与区域发展 |
优青 |
2018 |
2021 |
130.0 |
李佳洺 |
北京功能疏解背景下企业区位再选择和产业空间重构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4.0 |
宋涛 |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边境城镇产业空间演化及其机制研究— 以云南瑞丽、勐腊与河口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1.0 |
黄洁 |
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时空耦合效应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5.0 |
韩梦瑶 |
贸易网络中隐含资源的流动研究——多区域、多尺度视角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3.0 |
叶尔肯·吾扎提 |
我国对中亚地区直接投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2.0 |
虞虎 |
大都市传统工业区遗产资源游憩化利用的适宜性评价与开发模式——以北京市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4.0 |
戚伟 |
人口迁移的近远程空间分异机理及流格局模拟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8 |
2020 |
26.0 |
金凤君 |
城市群地区交通组织的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1 |
60.0 |
唐志鹏 |
出口结构的低碳调整对中国省际垂直专业化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1 |
60.0 |
刘盛和 |
中国人口收缩区城镇化发展区域分异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1 |
60.0 |
王振波 |
京津冀城市群高耗能产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机理及调控路径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1 |
60.0 |
李玉恒 |
京津冀地区乡村弹性地域分异及其调控模式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8 |
2021 |
60.0 |
樊杰 |
地域功能空间结构与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重点基金 |
2017 |
2021 |
270.0 |
刘彦随 |
沟道及坡面治理工程技术的生态安全机制与优化配置 |
重点研发计划 |
2017 |
2020 |
1974.0 |
钟林生 |
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地空间布局规划技术研究 |
重点研发计划 |
2017 |
2020 |
113.0 |
陈明星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
面上基金 |
2017 |
2020 |
60.0 |
席建超 |
旅游城镇化空间演化模式与系统优化调控模拟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7 |
2020 |
60.0 |
余建辉 |
北京城市环境污染对居民居住空间选择的影响及其演化模拟 |
面上基金 |
2017 |
2020 |
60.0 |
王介勇 |
平原农区农村空心化演进机制及其区域影响研究——基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 |
面上基金 |
2017 |
2020 |
60.0 |
钟林生 |
全球气候变化对青海三江源地区旅游业的影响与适应对策 |
面上基金 |
2017 |
2020 |
60.0 |
邓羽 |
北京城市物质空间的演替轨迹与更新模式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7 |
2019 |
20.0 |
孙思奥 |
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供需情景模拟及水资源安全评价: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7 |
2019 |
19.0 |
周扬 |
京津冀地区城乡发展转型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互馈机制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7 |
2019 |
19.0 |
杨园园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土地优化配置机制与模式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7 |
2019 |
19.0 |
孙东琪 |
基于大都市阴影区效应的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演化机理及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6 |
2018 |
20.0 |
周侃 |
欠发达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的脆弱性格局与弹性机理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6 |
2018 |
20.0 |
李广东 |
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交互耦合机理与优化模拟以深圳市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6 |
2018 |
20.0 |
方创琳 |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理及规律 |
重大基金 |
2016 |
2020 |
369.0 |
马妍 |
电商影响下大都市商业的业态响应与功能空间重组 |
青年基金 |
2016 |
2018 |
20.0 |
刘卫东 |
碳排放强度的数学模式构建与实现峰值路径的优化模拟 |
重点研发计划 |
2016 |
2021 |
523.0 |
刘慧 |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技术集成与区域示范 |
重点研发计划 |
2016 |
2020 |
273.0 |
王成金 |
港口运输职能分异及与腹地工业的联动机制 |
面上基金 |
2016 |
2019 |
60.0 |
马海涛 |
中国城市间知识流动网络的空间组织与格局演变 |
面上基金 |
2016 |
2019 |
60.0 |
刘慧 |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技术集成与区域示范 |
重点研发计划 |
2016 |
2020 |
40.0 |
鲍超 |
城镇化质量与水资源约束强度的时空耦合机理及协同模式 |
面上基金 |
2016 |
2019 |
60.0 |
李裕瑞 |
土地整治对村镇社区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互促模式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6 |
2019 |
60.0 |
方创琳 |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协调联动与生态联动保障决策支持系统 |
重点研发计划 |
2016 |
2020 |
364.0 |
邓羽 |
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方法、机制与案例研究——以北京为例 |
专项基金 |
2016 |
2017 |
16.0 |
陆大道 |
我国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分析与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 |
重点基金 |
2016 |
2020 |
256.0 |
刘卫东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空间演化机制研究 |
重点基金 |
2016 |
2020 |
295.0 |
杨宇 |
基于SNACGE的世界油气资源权力体系演化及其运行机制 |
青年基金 |
2015 |
2017 |
23.0 |
金凤君 |
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机制与政策研究 |
专项基金 |
2015 |
2016 |
24.0 |
王姣娥 |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途径与机制研究 |
专项基金 |
2015 |
2016 |
16.0 |
刘志高 |
对外开放的战略与途径研究 |
专项基金 |
2015 |
2016 |
16.0 |
刘毅 |
中国现代人地关系演进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 |
重点基金 |
2015 |
2019 |
360.0 |
龙花楼 |
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关键技术 |
公益性行业专项 |
2015 |
2017 |
204.0 |
刘盛和 |
基于生产要素集聚的中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
重点基金 |
2015 |
2019 |
260.0 |
陈田 |
中国历代政区演变脉络变更机制与社会经济基础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5 |
2018 |
80.0 |
刘志高 |
中国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演化动力机制与过程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 |
面上基金 |
2015 |
2018 |
70.0 |
刘彦随 |
空心村快速调查识别与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
科技支撑 |
2014 |
2016 |
347.0 |
龙花楼 |
平原农区空心村整治的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
科技支撑 |
2014 |
2016 |
312.0 |
刘卫东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研究 |
专项基金 |
2014 |
2015 |
30.0 |
王姣娥 |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
专项基金 |
2014 |
2015 |
20.0 |
刘慧 |
一带一路战略的形成内涵与影响分析 |
专项基金 |
2014 |
2015 |
20.0 |
刘志高 |
一带一路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 |
专项基金 |
2014 |
2015 |
20.0 |
刘毅 |
中国油气资源全球合作模式及区域风险防控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80.0 |
马丽 |
电力区际流动的空间结构与环境效应转移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60.0 |
王姣娥 |
航空企业重组及其网络效应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60.0 |
方创琳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脆弱性的发生机理与慢性沉积效应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80.0 |
王开泳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产空间演化、结构转型的机理与优化途径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60.0 |
陈玉福 |
我国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60.0 |
王志强 |
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集成与共享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60.0 |
宋周莺 |
B2C电商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其空间效应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80.0 |
杨振山 |
开发区驱动下的城市社会空间转型与重构 |
面上基金 |
2014 |
2017 |
80.0 |
陈东 |
长三角地区银行业空间组织模式及其形成机理 |
青年基金 |
2014 |
2016 |
24.0 |
汤青 |
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 |
青年基金 |
2014 |
2016 |
23.0 |
李玉恒 |
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及其优化调控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4 |
2016 |
23.0 |
刘星辰 |
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
软科学 |
2014 |
2014 |
5.0 |
孙威 |
西南山区农户能源消费的驱动因子与调控机制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3 |
2016 |
70.0 |
刘盛和 |
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人口空间集疏地域分异与区域效应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3 |
2016 |
80.0 |
马海涛 |
留学归国人才知识网络空间演化机理与区域创新效应——以中关村为例 |
青年基金 |
2013 |
2015 |
23.0 |
唐志鹏 |
多区域出口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和优化模拟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3 |
2015 |
23.0 |
王振波 |
滨湖城市空间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机制及优化调控 |
青年基金 |
2013 |
2015 |
23.0 |
余建辉 |
北京市流动人口职住空间的选择机理及模式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3 |
2015 |
23.0 |
李裕瑞 |
黄淮海典型地区中心村镇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优化模式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3 |
2015 |
23.0 |
刘毅 |
新世纪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地图集》编研 |
基础性工作专项 |
2013 |
2018 |
488.0 |
张文忠 |
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居环境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 |
重点基金 |
2013 |
2017 |
300.0 |
牛方曲 |
城市边界扩张机理与趋势模拟 |
青年基金 |
2012 |
2014 |
23.0 |
王岱 |
基于地域生态论的大城市周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青年基金 |
2012 |
2014 |
23.0 |
刘卫东 |
区域发展研究 |
杰青 |
2012 |
2015 |
240.0 |
刘卫东 |
气候变化对典型区社会经济系统影响的关键参数研究 |
973任务 |
2012 |
2016 |
219.0 |
刘彦随 |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
重点基金 |
2012 |
2016 |
290.0 |
刘卫东 |
城镇群地区空间规划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 |
科技支撑 |
2012 |
2015 |
285.0 |
金凤君 |
高速交通网络化的空间效应模拟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
王成金 |
港航企业的物流网络整合及对港口体系的影响机制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
王传胜 |
西秦岭地区农户生计演变与适应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
高晓路 |
基于环境性能评价的空间管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
龙花楼 |
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的地域类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
钟林生 |
高海拔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青海三江源地区为例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
徐勇 |
黄土高原半城镇化农民非农生计可持续性及农地流转和生态效应 |
面上基金 |
2012 |
2015 |
60.0 |